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学反思(2篇)

篇一: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学反思

  

  《进一法去尾法》教学反思

  关于进一法和去尾法

  教学目标:1、联系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有时需要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掌握具体求商近似值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体会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近似值的合理性,并掌握具体求商近似值的方法。

  〔要领指导〕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近似值这一知识与学生刚学过的“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有联系更有区别,如何使学生明白其中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求商近似值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难点:体会“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近似值与“四舍五入法”求商近似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要领指导〕一般情况下使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有时根据需要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

  当“去尾法”求商近似值时商中被去掉的那一位数字如果小于5,其效果与“四舍五入”法是一致的,但如被去掉的那一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时,则必需使用“去尾法”,使用“四舍五入”法就不合理了。

  “进一法”则与上述情况相反。

  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抓住“合理”一词,引导学生去思考。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分层训练

  (1)300÷45≈300÷55≈(要求得数保留整数)

  补充说明:这两题既用来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也为“巩固内化”部分题组一做好竖式准备,到时只需要修改一下横

  式结果就可以了。

  (2)口算训练

  3.5÷0.70.25÷0.050.7×0.80.125×2.5×80.63÷94÷82÷3(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两生在黑板上完成第(1)题的竖式计算;与此同时其它学生逐题视算口算题,并将结果写在自备本上。

  师可就其中除法口算选择1~2道说说是如何转化的。

  竖式计算汇报时,明确所使用的是“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2、揭题:商的近似值(二)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求“商的近似值”的有关知识。

  自评:通过复习训练巩固学生对求商近似值一般方法的理解,也为后续的“四舍五入法”与“去尾法”、“进一法”的比较作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

  1、(1)谈话调节气氛:知道咱们高淳什么最有名气吗

  (固城湖螃蟹)螃蟹好吃吗

  想吃吗

  (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老师带来了一个与螃蟹有关的数学问题,你能帮解决吗

  (2)呈现问题情境:赵老师准备了100只螃蟹准确送给外地的朋友,已知每6只螃蟹装一个礼品包装盒,每盒送给一位朋友,赵老师最多可以送给几位朋友

  要将螃蟹全部装完最少需要几个礼品包装盒

  (3)学生审题,男、女生各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并请有不同做法的学生上黑板板演。

  (4)比较明理

  比较一:为什么两个不同的问题会选择同一列式100÷6呢

  比较二:黑板上的做法哪些是正确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的做法预设:

  问题一的做法:100÷6≈17位(错误的使用了四舍五入法求商近

  似值)、100÷6≈16位(正确使用去尾法求商近似值)

  问题二的做法:100÷6≈17(个)(教师在这一题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此题主要使用的是“进一法”,其效果有时与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一样。

  在后续教学中注意区分。

  注意:在区分做法正误的过程中如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理解为什么去尾。

  比较三:问题一是100÷6≈16(位),问题二是100÷6≈17(个);为什么同样的列式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生1:100只螃蟹,6只装一盒,装17盒差两只,所以最多只能送给16位朋友。

  即使商16.66…的十分位上是6也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向前一位进一,而只能舍去。

  生2:100只螃蟹,6只装一盒,能装16盒多一点,但没有17个包装盒就无法把它全部装完。

  商16.66…的十分位上是6,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向前一位进一。

  师追问:如果商不是16.66…,而是16.33…,你认为需要几个盒子呢

  根据四舍五入法用16个包装盒吗

  生3:还是17个,因为16盒无法全部装完。

  2、师生共同小结:求商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使用“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解决今天的问题时显得很不合理,我们必需根据实际生活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求商的近似值。

  有时需要去掉后一位的数(无论后一位的数是否满5),有时需要进一(无论后一位的数字是否满5)。

  这里所用的方法分别叫“去尾法”、“进一法”。

  什么是:

  进一法,去尾法。

  求例题说明,谢谢

  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

  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用进一法凑整时,凑整到哪一位,无论这位后面一位上的数是几,只要后面的数字不全是0,都向这一位进一,然后再把这一位后面的数都改写成0。

  例子:一条麻袋能装小麦200斤,现有880斤小麦,需要几条麻袋才能装完

  用880除以200,商为4,余数为80,即使用4条麻袋不可能装完,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法用5条麻袋才能装完。

  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

  也叫去尾原则。

  例子:

  每件儿童衣服要用布1.2米,现有布17.6米,求问可以做这样的衣服多少。

  解:17.6÷1.2=14.66…

  结果得14.66…,如果按照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那么应该得15件。

  但是做衣服的事儿,大家都明白,剩下的布虽然能做0.6件,但是不够做成一件的布,只能采取去尾法。

  即

  17.6÷1.2=14.66…≈14(件)

  答:可以做成这样的衣服14件。

  扩展资料:进一法当中过剩近似值的使用方法:

  准确数5.77:四舍五入得到:5.8,这个是过剩近似值。

  准确数5.74:进一而舍得到:5.8,这个是过剩近似值。

  例如祖冲之得出精确的π值,给出过剩近似值3.1415927。

  把数按需要截取指定数位后,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不管四舍五入全都进位,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上加1(称为\"五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一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去尾法

  如何教学“进一法和去尾法”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教

  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创设小强生日会的情景。

  1、老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

  2、老师:今天,老师非常高兴,因为今天刚好是小强的生日,他邀请了我们全班一起去参加他的生日会。

  大家想去吗

  3、(播放去小强家的录像课件)

  4、(播放课件)进门后:瞧,小强好像有点烦恼,那我们去问一下他。

  小强说:“我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我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

  他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坐的士回家,的士每小时行驶50千米。

  我担心他不能准时赶到。

  5、老师:你知道小强有什么烦恼吗

  能帮助他解决吗

  6、出示题目:

  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坐的士回家,的士每小时行驶50千米。

  爸爸回家大约要多少小时

  (保留整数)

  学生列式解答:60÷50=1.2(小时)≈1(小时)

  7、提问:小强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能准时赶到吗?(从爸爸下班到生日会开始要1.5小时,现在爸爸从公司回到家大约要1小时,所以爸爸可以准时到达。

  教学“进一法”与“去尾法”的几点策略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进一法和去尾法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它和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既有类似之处(都是取近似值),又有本质的不同(进一法和去尾法不是按四舍五入取近似值,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去掉尾数或者进一)。

  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进行实际操作,提供感性支撑

  教材提供的案例是: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学生通过列式解答得到:2.5÷0.4=6.25(个),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瓶子的个数应该取整数,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瓶子的个数可以不是整数吗

  等学生明白瓶子的个数应该取整数时,教师继续追问:“应该是几个呢

  可能很多学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认为是6个,到底是不是6个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时教师可用水来代替香油,大小烧杯代替容器。

  当倒满6个后,还会剩下一些香油,这里教师可以问学生该怎么处理,学生回答倒在瓶子里,我们已经倒满6个瓶子了,这6个瓶子再也倒不进去了。

  教师继续提问:“我们需要几个瓶子

  学生根据事实回答7个。

  教师再继续追问:“这样的问题我们能不能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解决

  这时可让学生小组讨论,进一步明确认识。

  接下来可进行深化认识,课本第41页“用纸箱装葡萄”,果农们要将680千克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教学要渗透什么数学思想

  数学的进一法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数只能以整数的形式出现,比如,有101升的油,要分别装在容积是20升的小油桶里,一共需要几个小油桶?用101\/20=5.05个小油桶.按常规四舍五入法是约等于5个小油桶.但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6个小油桶,因为剩下的一点还需要一个小油桶,所以应该是等于6个小油桶就是用了进一法了.而去尾法是不管还剩下多少都要去掉的.比如有25米布,做儿童衣服每套要用布每套用布2.1米,一共可以做多少套?那么可以做多少套是25\/2.1=11.90476套,按常规是给等于12套,可是剩下的尾数根本不成套,所以只能是用去尾法给等于11套了.数学进一法是什么去尾法

  解:数学计算取近似值的主要方法有:“去尾法”、“进一法”与“四舍五入法”.进一法

  是指取近似数保留整数时,无论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字是多少,一律向整数部分进一.去尾法是指取近似数保留整数时,无论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字是多少,一律去掉的方法。

  在取近似数的具体问题中,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但有时要根据具体问题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去尾法或进一法。

  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进一法

  什么时候有去尾法

  进一法:运货物、装油、坐船、坐车…舍尾法:做蛋糕、分东西、做衣服进一法进一法[1]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

  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四舍五入法不一定是可以,有时会用到进一法(即省略的位上只要大于零都要进一位)。

  为了使结果更符合贴近客观现实或者使结果有意义。

  去尾法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

  也叫去尾原则。

  进一法

  和去尾法

  如做衣服就得用去尾法,因为不够再做一件\\r\\n如坐船数,拉货的车数,需要几间房等,不足时就得用进一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进一法和去尾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结果都是近似值。

  不同:进一法结果比原来大,去尾法结果比原来小。

  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1、定义不同:

  四舍五入法: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的二分之一。

  去尾法: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

  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

  2、使用方法不一样:

  四舍五入法:在取小数近似数的时候,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且在它的前一位进\"1。

  如:93.34,要求保留一位小数,那么此时依据四舍五入,应该舍去,就是93.3;再比如93.35,要求保留一位小数、那么此时依据四舍五入,应该向前一位进一,就是93.4。

  去尾法:不管小数位是多少,都把小数舍去,只取整数位,如4.1去尾法等于4而4.9去尾法也等于4。

  进一法:不管小数位是多少,都是整数位加1,小数舍去,4.1进

  一法等于5而4.9进一法也等于5。

  扩展资料:

  四舍五入法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我国公元前2世纪的《淮南子》一书就用12个整数表示一2个律管的长度。

  书中假定黄钟律管的长度是81,那么…,把应钟七2(2\/4)进作43;中吕59(2039\/2187)进作60;这些都是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写成整数的。

  《九章算术》里也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在用比例法求各县应出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1333966的车辆时,因为车辆是整数,他们就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演算结果加以处理。

  公元237年三国魏国的杨伟编写“景初历”时,已把这种四舍五入法作了明确的记载:“半法以上排成一,不满半法废弃之。

  法在这里指的是分母,意思是说,分子大于分母一半的分数可进1位,否则就舍弃不进位。

  公元604年的\"皇极历”出现后,四舍五入的表示法更加精确:“半以上为时,以下为退,退以配前为强,进以配后为弱”在“皇极历”中,求近似值如果进一位或退一位,一般在这个数字后面写个“强”或“弱”字,意思就表明它比所记的这个数字多或不足,这种四舍五入法,完全的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去尾法

  百度百科-进一法

  百度百科-四舍五入法

篇二: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学反思

  

  进一法、去尾法教学反思

  第一篇:进一法、去尾法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例10。

  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教学求商的近似数中进一法、去尾法实际运用的教学,由于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都比较抽象,加之小学生的直观思维,教师可以用现实实例将学生引入现实事例中,引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然后通过大量实例问题,让学生去研究、讨论让学生对进一法、去尾法的来由、用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通过课后的小结使学生对进一法、去尾法产生深刻的认识。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有时需要用“去尾”和“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去尾”和“进一”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教法

  生活实例引入法、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开门见山、谈话导课、自然过渡今天要学习的新知。

  二、探究新知

  1、通过分饮料给小朋友喝的例题,提问:说说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追问: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并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问:你认为这题应该保留什么数?为什么?除到什么地方就可以不除了?

  质疑:根据以前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为什么这题保留整数,看十分位,十分位上是6,应该用五入法,应该是7,怎么你们同意是6个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把这种类型的题

  目叫做“进一法”。(板书:进一法)说明:像这样的题目,直接用约等于几即可。

  2、通过老师买作业本的例题,你获得什么信息?

  怎么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种方法叫做“进一法”,也就是不管后面的数是几,都要向前一位进一。(板书:进一法)

  三、合作学习

  对比前面的两个例题,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提问:这一题跟刚才一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让学生明确:(1)两种方法都是题目中并没有要求,而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自觉地取了商的近似值,并且都是取整数商。(2)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3)第一种情况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能舍去,所以叫“去尾法”;而第二种情况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能在商的个位上加上1,所以叫“进一法”。将求商的近似值的各种情况作了梳理与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而应采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使学生对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以及如何求商的近似值有更为全面的理解

  四、精讲点拨

  “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五、基础训练

  1、按要求取近似值

  2、判断

  六、巩固训练

  1、练习。1.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需要几个袋子?

  2、有11吨煤,用载重2吨的货车去运,需运几车?

  3、手工课上,同学们制作一只风筝需要0.18km的风筝线,现在有4.8km的风筝线,可以做几只这样的风筝?

  4、张老师计划用500元钱买体育用品。他用225元买了5个篮球,剩下的钱购买足球,每个足球72元,可以买几个足球?

  这一强化训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去尾法、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实用价值;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根据题意很快地作出判断,迅速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七、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你对商的近似值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你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值应用

  方法:四舍五入

  普通情况

  去尾法

  剩下的东西不够

  进一法

  剩下的东西不能舍弃

  教学反思:课前通过生活中实例,把学生引入研究讨论问题的情景中,同时对此类问题也产生了较大的兴趣。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最后,再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概括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落实。本节课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讨论,学生对取商的近似值有着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比较好。存在的几点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去尾法”和“进一法”概念讲清楚,重点不突出。

  2、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情况使用“去尾法”,什么情况使用“进一法”,应该让学生开动脑筋,自由阐述,但在这方面,自己做的不够。

  3、没有真正的信任学生,放手课堂,自己讲的太多,学生说的太少。

  4、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解决问题”,在这堂课里,没有紧紧的围绕这个主题来上,较多的是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篇:进一法和去尾法教案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的例题10。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创设妈妈上班的情景.?

  1、妈妈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一周(5天)共骑141.6分钟。平均每天骑车几分钟?(得数保留整数)你能帮妈妈算一算吗?

  2、出示题目:

  题目当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学生列式解答:

  141.6÷5=28.32(分钟)≈28(分钟)3、提问: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

  (四舍五入法)

  4、导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利用商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如果所有商的近似值都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你们说行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板书课题:《商的近似值的实际应用》

  二、探究新知。

  1、小明买了一瓶1.38升的饮料,把这些饮料倒在小杯子里,分给其他小朋友喝。每个小杯子可以装0.4升。

  (1)、看着这个情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问:需要几个小杯子?

  (2)、(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审题,分析题目再列式解答。)1.38÷0.4=3.45(个)

  (3)提问:

  ①瓶子应该是一个一个的,能用小数表示吗?

  ②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③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3.45≈3,那么是不是3个小

  杯子就可以装下1.38升的饮料呢?

  (4)总结:根据实际情况,用3个小杯子不能将1.38升的饮料全部装完,剩下的饮料我们不能浪费,所以只能在拿一个小杯子装,所以总的需要4个小杯子。

  2、老师一直想给同学们买几本笔记本,笔记本的价格是1.5元一本,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40元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1)题目当中已知什么?求什么?(2)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目。根据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解答。

  40÷1.5=26.66···(个)(3)提问:①笔记本数能够用小数来表示吗?

  ②如果用整数表示,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那么应该可以买到27本笔记本?

  ③想一想:40元钱买27本笔记本,够吗?为什么?

  三、合作学习

  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观察前面我们做的这两道题,题目的结果都是怎样来取近似值的?是用四舍五入法吗?它和四舍五入法相比有什么区别?

  四、精讲点拨

  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进一法”、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数上的数是多少,一律进一。“去尾法”、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数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去掉。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来取近似值?举例说明一下。教师及时评点,概括归纳。

  5、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候,剩余的不能丢舍时我们要用“进一法”、剩余的不够时,我们要用“去尾法”求取近似值。

  五、训练提升。(1)基础训练

  1、按要求保留整数

  2、比一比,谁最聪明。(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下面各题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

  ①、果农们要将680千克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纸箱?②、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③、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每本汉

  语词典18元,他可以买几本词典?

  ④、仓库有18.6吨水泥,用载重2.5吨的卡车运到工底,需要多少辆卡车才能运完?(2)巩固训练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快要结束了,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现在就请大家来谈一谈,你在这节课有那些收获?评价一下自己或者其他同学的表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和想法!

  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

  普通情况

  进一法

  剩下的东西不能舍弃

  去尾法

  剩下的东西不够用

  第三篇: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上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教材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后再来学习本课的内容,不会感到太困难。应重点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教学目标:

  1、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地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意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创设小强生日会的情境)

  1、今天是小强的生日,他想邀请你们去参加他的生日宴会,想去吗?那我们给他买个生日蛋糕吧。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一个蛋糕145元,40个人平均每人应该拿多少元钱?(让学生体会要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2、生活中并不是所以问题都能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来解决,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学辅导

  (一)合作探究例10(1)题

  1、课件出示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2、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3、师巡视中找到不同情况的练习纸,请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交流同意哪种方法,教师相机引导、追问。

  4、师小结:

  像解决生活中这样的问题,瓶子的个数必须取整数,不适合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装满6瓶后,不管余下多少,都需要多准备一个瓶。也就是:不管小数部分的数字是多少,都要向整数部分进一。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你们能给起个名字吗?(进一法)

  5、学生举在生活中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的例子。

  (二)合作探究例10(2)题

  1、课件出示

  例10(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

  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2、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

  3、师小结:像这种根据实际情况包装16个以后,剩余的丝带不够再包装1个礼品盒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小数部分是几一律舍去,这种取商的近似值得方法叫做“去尾法”。

  4、学生举在生活中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例子。

  5、回顾与反思

  出示知识链接和例10讨论(1)、这三种方法分别是怎样取值的?

  (2)、取得的近似值比准确数大还是小?

  6、汇报并总结

  三、自主检测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能装满几个瓶子?(同一素材问题不同,解决的办法也不同)

  2、判断下列各题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4道小题)

  3、一袋奶粉432克,每冲一杯需要15克,这袋奶粉能冲多少杯?

  四、交流收获

  1、生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对商的近似值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2、师总结并提出希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牛家满族镇中心学校:邵海丽

  第四篇:《去尾法与进一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

  8、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九3~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数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3÷11(保留一位小数)

  0.8÷3(保留两位小数)

  独立完成计算,指名板演。

  说说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商的近似值的知识。

  板书课题:求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8。

  2、足球的单价是多少?要求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应该怎样列式?(300÷45)

  你能计算出结果吗?

  3、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1)300÷45≈6.67个

  (2)300÷45≈7个

  在这里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大家同意吗?

  4、探讨方法。

  大家同意谁的意见?为什么?

  这里能不能用可“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呢?

  小结:这题中,要买的足球个数必须是整数,如果买7个足球,不符合事实,因此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能舍去后面的小数部分,最多买6个足球。在取商的近似值时,要考虑实际情况。

  这题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给你什么启发呢?(板书:舍尾)

  5、试一试。

  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有多少名同学?船每次最多坐几人?要求几次才能全部过河怎样列式?(126÷15)

  试着算一算。

  独立完成计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8次能全部过河吗?8次只能过多少人?还有6人过不了河,怎么办?

  小结:在这题中,过河的次数必须是整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哪怕是只多1人,也要再运一次。因此正确的近似值是9,而不是8。

  这道题的计算给你什么启发呢?(板书:进一)

  6、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

  这里应该运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呢?

  指出:通常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7、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汇报方法。

  是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的?说说你的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

  完成计算后汇报方法:30000÷2200≈14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合理吗?

  2、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

  平均身高应该怎样算?试着算一下。

  应该怎样取近似值呢?(四舍五入)

  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3、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

  想一想,应该怎样取近似值?说出自己的想法及理由。

  4、练习十九第6题。

  在小组中完成,交

  流各自的发现。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你解决实际问题有帮助吗?

  板书设计:

  求商的近似值

  300÷45≈6.67≈6(个)去尾

  126÷15=8.4≈8(次)进一

  反思:这一课的活跃性很强,学生对于以前的四舍五入有着根深蒂固的映像,因此,一开始的导入并不是很顺利。因为学生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要不断地除下去!

  但是,学生有着以前的学习经验,在三、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接触过类似的题目,知道有些情况是必须再多加一个的,比如坐船的题目,即使多的人不多,也要给分配一条船。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是进一法。

  而对于做衣服之类的,学生也能明白不满一件衣服的料子是不能做衣服的!所以要采用去尾法!

  因此,在课堂的后半段,更多的是要学生注意在计算方面的问题!

  第五篇: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

  决

  问

  题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

  共进九年制学校:陈娥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39页内容。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2)|会解决简单的问题,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教学难点:用“进一法”和“去尾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前边我们学习了求商的近似值,谁来说一说求商的近似值的方

  法。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如何结合实际取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

  一、探究新知:

  1、学习“进一法”。

  (1)、口头列举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2)、教学例题(1):老师在王鑫家买了18千克菜油,为了方便携带,打

  算分装在2.5千克的塑料壶中,你能帮老师算一算需要准备几个这样的塑料壶?

  ①、阅读理解,提取信息,②、分析与解答。③、汇报,交流。④、讨论、小结。(3)、即兴练习:

  果农要将35千克草莓装箱运出,每个纸箱最多只能装4千克,至少需要这样的几个纸箱?

  ①、学生独立解答,②、指名回答。

  2、学习“去尾法”。

  (1)、教学例题(2):王阿姨用一段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

  ①、学生提取信息,思考,提出数学问题?

  ②、独立列式,解决问题。③、汇报,展示。④、讨论,那个方案合理。⑤、小结。(2)、即兴练习:

  有15个苹果,如果平均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

  3、说一说“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有

  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1、花店运来一批玫瑰花,每支售价2.2元,张叔叔带50元,可以买多少支玫瑰花?2、有一批货物重13吨,用几辆载重量为4吨的卡车可以一次运完?

  四、拓展应用:

  有一匹布90米,做一套儿童服装用布2.1米,做45套这样的服装够吗?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九的7、8、9题。

  2、完成课堂练习册32页的内容。

推荐访问: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 反思 教学